![]() |
![]() |

主旨:
一、台灣電力公司、中華電信、台灣自來水等公用事業,明年元月起將全部開立電子發票,估計一年有約5.5億張發票上傳財政部雲端系統,因此繳水電費也有發票可拿。
二、但水電發票的數據威力也即將爆發,因為透過數據分析,財政部就能準確判斷商家有無少報營業稅,營業場所的水電、瓦斯使用狀況無所遁形。
說明:
一、風傳媒報導,大量的水電資料一旦進入財政部雲端系統,將成為查稅大利器!透過水電、瓦斯的使用量,可知道該地區的空屋數量、是否涉及炒房或謊報自住、營業商家的真實營業額,甚至連過去難以清查的房東租金收入全部都能「一目了然」。
二、換句話說,明年炒房一族、逃漏稅商家,及包租公等3個族群,通通會「剉咧等」!
三、財政部官員說,水電大數據第一波還是以稅務為主。藉由觀察每月水電帳單金額,分析一個地區的空屋率、變化趨勢就變得很簡單,甚至可拿來對照民眾繳房屋稅時,申報自住享有較低稅率是真是假?現行房屋稅率非自用為1.5%至3.6%區間,但每戶可申報3間自住住宅,維持1.2%最低稅率。
四、過去若要稽查逃漏稅商家的實際營業額,都以個案調查方式,跟台水與台電申調資料、或派人直接站崗,稽查效率明顯不足。以後透過水電瓦斯金額,交叉比對後,就可推算商家的真實營業額,少繳的人就得乖乖補稅。
提醒:
除此之外,也可能出現「中獎人認定」的爭議問題。如果房東向房客收水電費,實際繳錢的會是房客,但繳費人是房東。如此一來,若中1000萬大獎時,這張發票到底是歸房客還是房東所有?對此,國稅局坦言「確實相當複雜」,領獎時應該是以帳單為準,但是繳款人未必是住戶,也未必是實際繳費人。因此考慮除了帳單之外,可能也要拿權狀、戶口名簿或地址證明領獎。
《東森報導》
做生意會用到水也會用到電,現在從雲端數據也能知道店家是否少申報營業稅了。例如:水電費若比例高,但店家申報的營業額數字卻又少,如此一來,國稅局便有跡可循。
《大紀元報導》
賦稅署說,以不少電信業者已有會員卡等電子發票載具,未來民眾繳完電話費後,可選擇存入會員卡載具,就能享有政府幫忙對發票、中獎主動通知,獎金直接匯入所留帳戶的好處。
《中時報導》
雖然對獎機會因此變多,但因整體公用事業將增開出上億張發票,民眾未來200元六獎小確幸機率不但變低,想靠發票當千萬富翁,未來難度更高。